網上有一道很火的“選擇題”:
1000萬和北大錄取通知書擺在面前,你選擇哪個?
有人選1000萬,因為自己即便從北大畢業,也未必能賺到這么多錢;
有人選擇北大,認為總有些東西是比錢更重要的,比如和學識和經歷。
不管如何選擇,能將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比較,足見北大在大眾心中的分量。
也正因如此, 當年從北大退學,選擇就讀技校的周浩,才會在社會引起那么大的反響。
是什么讓他放棄國內最頂尖的學府?離開北大十多年后,他的人生又變得樣了呢?
棄北大讀技校,他瘋了嗎?
2008年,高考總分拿到660分的周浩,正面臨一項人生的重大選擇:填報志愿。
他原本想報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
然而,周浩的父母和老師都覺得, 他的成績去北航,簡直是“暴殄天物”。
于是,他們建議周浩報考國內最頂尖的學府——北京大學,當然這也意味著他需要接受專業調劑。
圖源:東方IC
權衡之下,他聽從了長輩們的建議,最終被北大生命科學系錄取。
然而他卻沒想到,這所國內學子們夢寐以求的學府,帶給他的卻是無盡的痛苦和壓抑。
一直以來,除了頭腦聰明成績好之外,周浩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做手工、拆分機械,甚至經常幾個小時不動地沉浸其中,家里幾乎所有的電器都被他重裝過。
但生命科學注重理論分析,操作性不強,與他喜歡鼓搗東西的愛好完全是南轅北轍。
周浩的手工
沒有興趣,自然提不起精神去學。
用他的話說,喜歡的課還能夠勉強得個七八十分,不喜歡的課真的連及格都特別難,因為根本不想聽。
那段時間,他整個人的狀態也非常消極:
不喜歡所學的專業,也不喜歡在這個專業中學習的自己;作業敷衍了事地完成,也沒心情去和周圍的人交朋友……
整個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人生仿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之中。
圖源:視覺中國
他也不是沒有嘗試過改變。
他先是去旁聽自己更感興趣的工科課程,卻發現能聽的只是理論,自己根本沒有動手操作的資格。
于是他又考慮轉專業,但在北大,轉專業的要求很高,在生科院成績不突出的自己,基本別想了。
最終,極度迷茫的他選擇休學一年,去社會上闖蕩,得到了卻只有更加殘酷的現實:
沒學歷也沒技術,根本就是寸步難行,沒有人會因為他讀過北大就對他高看一眼。
輾轉之后,他又重新回到學校。
但這一次,他心里卻有了不同的想法:
他要徹底離開北大這個光輝的招牌,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別人眼中的“低人一等”,他如魚得水
“你打電話跟北大核實一下,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strong>
當得知周浩想從北大退學,轉學到自己這里的時候,當時的北工業(北京工業技師學院)院長童華強脫口而出。
畢竟北大什么地方?全國各地頂尖的高考人才都匯聚在那里。
而作為職業技術類院校,北工業的生源多是初中畢業,或沒畢業的學生。上過高中的人都不愿意來這里,更不用說離開北大來這里的,簡直聞所未聞。
不過,此時的周浩自己心里清楚,做出這個決定,并不是他的心血來潮。
從大一開始,他就已經在網上逐漸了解中國的一些技師學院,也對比了一些國外與國內關于數控技術方面的東西。
之所以選擇北工業,也是因為北工業的數控技術水平在行業內是領先的,如果想學這方面的技術,這里將是他最好的選擇。
圖源:視覺中國
但要順利轉學,他還面臨很多挑戰,首先就是要說服父母。
令人動容的是,周浩的母親得知兒子的想法之后,雖然非常震驚,但得知兒子在北大過得并不好之后,她還是毅然選擇支持兒子的決定,并且幫助他成功勸說了周浩的父親。
雖然當初是他們幫助周浩選擇了學校,但遇到問題時, 他們考慮的首先是兒子過得開不開心,而不是自己“丟沒丟面子”。
父母的支持,成了周浩堅實的后盾。
另一方面,則是學校的大力培養。
對于周浩的到來,北工業將學校最好的資源都拿出來,甚至為他量身定制課程,為的就是不辜負他的期待,期望將他真正培養成才。
在這里,周浩終于找到了學習的樂趣,不僅知識和能力達到高峰,還交到了很多朋友。
一切仿佛都對了。
2014年,一場數控技能大賽上,他毫無懸念地拿到了冠軍。
這時人們才知道,原來有一個從北大退學的小伙子,選擇了在世俗眼光中“低人一等”的技校。
媒體蜂擁而至,變著花樣地去解讀他。
而此時的周浩,早已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個目標了。
“從北大叛逃”十年后,他怎么樣了呢?
2014年,24歲的周浩從北工業畢業,留校做了老師。
因為他發現,除了數控之外,自己還喜歡且擅長教書。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傳統教育體系和社會觀念里,技校的學生常遭歧視,也很容易自卑。
周浩認為技校的學生恰恰是非常有可能成為復合型人才的,作為教師,自己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他們重塑自信。
然而,雖然新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p>
但是,“寧愿去最差的普通高中,也不去職業學?!比允侨藗兡J的普遍現實。
就連周浩本身,也遇到了“學歷歧視”的困境。
雖然他的能力出眾,但在學校教師中選拔管理層時,他還是受制于自己的學歷,用他的話說“領導都不好意思把我的簡歷遞上去?!?/p>
于是最終,他選擇從學校離職,加入了北工業原院長童華強創辦的教育咨詢公司,成為了一名職業教育咨詢師。
他希望更多技工院校出來的孩子能被大家看見,希望通過努力,一點點改變職業教育的現狀。
如果可以,他還有個更大的理想,就是希望每個學生都能不受限制地根據自己的潛能發展。
這源于他在深圳打工期間遇到的一個一起賣軟件的女孩。
這個女孩對于色彩和藝術,有著常人沒有的感知力。
在別人眼中完全一樣的顏色,她一眼就能看出區別。
如果她能得到適合的專業的教育,一定會有所成就。
但可悲的是,這個女孩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天賦,也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專業教育。
圖源:視覺中國
最終,可能被社會打上“loser”對標簽,終其一生。
這真的太可惜了。
雖然改變現狀可能很難,但勇于走出第一步,就是希望的開始。
正如當初周浩選擇勇敢走出的那一步。
如今,談起當年的決定,他可以堅定地說出那句:“毫不后悔,我很慶幸”。
9 / Apr / 2023
監制:視覺志
編輯:小 喬
微博:視覺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