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腫瘤瞭望
編輯 | 李冬梅
2023 全國乳腺癌大會暨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CSCO BC)年會于近日線下召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診療指南(2023版)也同期發布。新版指南有哪些更新?指南推廣計劃及我國新藥研發痛點有哪些?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大會主席江澤飛教授就此接受了《腫瘤瞭望》采訪。
總體而言,今年整個CSCO BC指南的更新會充分體現科學發展情況下的產品可及。同時我們也同步更新了智能版指南,未來我們也會推廣乳腺健康學院,讓更多的患者能夠了解乳腺癌治療的新進展,從中找到最合適的治療路徑。江澤飛教授表示,CSCO BC指南始終秉承基于產品的循證醫學證據、兼顧藥物可及性和醫保因素、結合中國專家意見的原則,為我國乳腺癌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厥證SCO BC指南已經走過了五年的歷程,今年是第六年,今年最大的進展就是納入了一些新的臨床研究結果以及最新獲批和納入醫保的產品。例如在HER2陽性乳腺癌術前新輔助領域中,小分子TKI藥物吡咯替尼有了最新臨床研究的結果,并且進入了醫保;在三陰性乳腺癌術前新輔助領域中,免疫治療藥物的獲批以及產品的可及,也讓我們可以把免疫治療藥物納入相關等級推薦。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療中,HR陽性乳腺癌治療領域常用藥物CDK4/6抑制劑(3款進口產品、1款國內原研)進入醫保和上市后,既往被納入指南中的產品隨著可及性改善,相應推薦等級會提高;既往未被納入的產品在實現國內可及后也會被納入其中。在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領域,由于一些靶向HER2的ADC產品上市或進入醫保,其推薦等級也會進行調整。
談及我國原研新藥在研發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江澤飛教授表示,本次大會設置新藥研發專場有兩方面目的,一方面是對原研藥物進展進行介紹,另外一方面是介紹生物類似藥和“me too”產品?;谥袊鴩?,我們歡迎也希望國際上先進的藥品能進入中國,也鼓勵國內的企業做原研藥物的創新,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原研藥物創新要走的道路還很長。
另外一點不可忽視的是,我們需要用中國的產品來解決更多中國患者的問題,我們既需要有創新,也需要一些生物類似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惠及更多患者,使他們能夠用得上、用得起。所以在新藥研發專場,我們邀請了外企高管和國企高管來共同探討抗腫瘤藥研發過程中,基于藥品在中國可及的情況下進行科學的創新。既有原始的創新,又有生物類似藥的研發,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兩頭并舉,既能跟上國際新的科學潮流,同時又能讓更多的中國患者在第一時間能用得上、用得起我們自己的產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